几本书

最近看了几本书
冯唐的
《欢喜》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刘瑜的
《余欢》
还有《沃顿创业第1书》,请原谅我总是不记得国外作家的名字,好吧,还是去百度一下吧
John Lusk  and   Kyle Harrison “The Mouse Driver Chronicles”

分别讲一下对这几本书的感觉吧。其实很久没有看过纸质档的书了,很多情况下都是手机阅读的,难以想象,手机居然成为了我阅读书籍的主要媒介。从之前看小说,到后来记单词,看一些资料的时候,我总会利用晚上睡觉之前的一点时间用手机看看,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后来听说了手机看书的种种危害以后,还是忍不住会去看,当然也就没有当初的那么疯狂了。

《欢喜》
冯唐,17岁的作品,其实看这本书有些吃力,因为里面秋水炫耀的一些古诗,或者作家我都不是很明白,也不太了解有些诗歌的意义,很多情况,我自动屏蔽了这些东西。哎,我这文学修养啊。
里面大抵讲了一下秋水同学在高中时候那有些青涩的爱情故事,总体来说,17岁的冯唐写出来的,还不错吧,不过结局,我没看懂,我不明白最后秋水和徐盼自习之后,为什么孟寻会跟他决裂了,还是之前有隐情?求详解。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
冯唐在31岁的时候回忆过去时所写的一本回忆式的小说。里面的主人公还是叫秋水,还是很招女孩子喜欢。在朱裳和翠儿之间,其实我个人觉得翠儿真的不错,但是很遗憾,秋水还是喜欢朱裳,虽然最后因为一些事情转学了,秋水在那之前都没有用《花花公子》跟撒尿丸换座位,还是很感动的。当然里面那些小孩子从小到大的一些兄弟或者说混社会的情节依稀让我能回忆起当初跟伙伴们一起打游戏,一起去网吧,一起干这种大人们觉得不合时宜的事情。

《余欢》
这本小说是 Drunkpiano 刘瑜老师的作品,其实包括两本书《孤独的像一个星球》和《那么,爱呢》
主要讲的是留学生在国外的一些感情经历。
《孤独的像一个星球》中三个女孩真的是各有特色,
“陈朗、杨如意、郭小蕾三个女孩围着一盘清清爽爽的土豆丝,陶醉地吃着,她们分别已经27岁,28岁和25岁。分别穿着红色、黑色和白色的裙子。她们最喜欢的食物分别是西瓜、西瓜和西瓜,而她们最讨厌的动物分别是蟑螂、蟑螂和蟑螂。她们有过的男朋友分别是3个、2个和0个。她们平均每哭一场的间隔分别是3天、5天和4天,但平均一天微笑的次数是29次、15次和138次。她们的政治立场分别是“自由主义”、“什么他妈的政治观”和“我希望熊猫永远不灭绝”。她们理想分别是“一个悄悄在夜总会唱歌的著名学者”、“Max Studio总裁的情妇”和“12个孩子的奶奶——这12个孩子的头发要有各种颜色”。她们对生活充满了斗志,虽然她们也不知道这斗志来自于信心还是恐惧。窗外是一个叫做纽约的沸腾的城市,而这座城市和它的沸腾,说到底,和她们没有什么关系。”

刘瑜用她那清新的文笔叙述者三个人的感情经历,当然,最后的结局注定悲剧。

《那么,爱呢》

主角王微是美国毕业的硕士,在华尔街上班,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准王老五,在交往网站上面进行着一轮轮的挑选和Dating,最后得到的只是肉欲的空虚

How much do you charge for your service?

Depends on what service you want.

Give me examples.

30 minutes, $100.60 minutes, $200.2 hours, $300. But
that just for my regular “companionship”. If you want extra service, extra money will be charged.

突然想起那场还没有结束的对话。他转身回到电脑桌旁,透过朦胧的泪眼,看着那些冷冰冰的价码,回复道:So, how about love?

so, how about love?

《沃顿创业第1书》讲的是沃顿毕业的两个MBA,John Lusk  和 Kyle Harrison,怎么去经营推销他们的高尔夫鼠标,中间有些创业者刚开始的激情以及中间的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得到的经验,以及最后的成功路线。我觉得吧,这些东西有些地方值得我们去借鉴的,比如他们那种创业的激情和热情,以及他们如何去处理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产品质量,订单,销售网络等等,当然,他们的路绝对不是我们可以复制的,也没必要去复制。国内的创业环境跟国外的还是有些不一样的,没有人能那么轻松的从导师那里得到2.5W $的投资……

好吧,这些就是我看的一些书,不知道是不是跟听CD 一样,我看书也有了一个癖好,喜欢看作者全部的创作。。。所以刘瑜老师接下来的《送你一颗子弹》《民主的细节》也会看,冯唐的三部曲剩下的《万物生长》《北京,北京》

多看书,多沉淀

Posted in 书评 at 8月 28th, 2011. 2 Comments.

志愿者——深圳大运会(3)

算的上是总结贴吧
从开始报名大运会,到现在大运会谢幕,已经过了快四个月了。这四个月中间,其实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很多,无非就是培训,干活,总结,培训,这样的一个轮回。
对于大运会,其实从头到尾国人没有很强烈很强烈的情绪,一个是因为已经举办过多次大型的盛会了,08年的奥运会,10年的世博会,10年的亚运会,中国拿得出手的几座城市基本上都派上用场了~这样的运动会节奏太紧密了。当然这次的大运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也显得这座年轻城市的官员的年轻,或者说没能与时俱进,低估了老百姓的智商;比如让人诟病的穿衣戴帽工程,比如刚开始的清理8种人员,等等。因为我自己置身其中,其实我无法用一个很客观的态度去面对这些事情,很多事情我也没有很全面的了解,每天我只能接受上级的安排,让我做什么,我就得去做。当然在做这些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不少东西,首先我觉得,高效率不一定需要创新,需要的也许仅仅是服从;其次,我们做的事情也许真的不需要很高的智商或者专业技能,需要的仅仅是认真;还有,在工作中,你的各种光环别人也许不会去多看,上级在乎的只是你能不能把事情做好。

这次的大运会,我所服务的场馆是深圳大学城中心体育场,其实刚开始去的时候有些许的抱怨,因为全部是露天的场馆,而且比赛有的还在下午,不过转念一想,运动员和观众都能忍受的事情,自己克服克服也没有什么。我所在的竞赛团队,主要要三大块的任务,一个是器材管理,一个是球员技术官员服务,还有一个就是场地球童。我所在的小组主要是负责器材这一块,在大运会开始前,我们做的工作还是比较多的,可是真正比赛开始了,我们的事情倒是少了很多,这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业务熟练了,所以觉得没什么事情吧。然后我和小组的其他三个人被分配到另一组去做入场仪式的旗手。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兴奋,至少有了一个露脸的机会,到后来其实还是有些疲倦的。不过很高兴的是我们从开始到最后,没有丢一件器材,进行12次入场仪式的时候也没有掉一次链子。

关于我们团队,我们头是一个东北汉子,说话很直接,很好沟通,也很照顾下属。团队的六个人,其他五人来自一个学校,然后就我没有校友,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有点不方便,不过后来大家相处的也很愉快,做事情的时候也很有默契,也会很主动的帮队友顶缺。

关于参赛队伍,
最频繁队,纳米比亚男足 。来的次数是最多的,来了四次,而且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来了就一直要求补香蕉,我很好奇,非洲难道就没有香蕉么。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去考证,姑且认为没有吧。
最有素质队,日本女足。 那天日本队vs加拿大 6:0,赢得非常漂亮,有两个定位球直接破门,还有一名队员独中四元。除了球技精湛以外,日本队在比赛过程以及结束后的表现真的是让我们肃然起敬。她们的球员把替补背心都一件件的叠好了交给我们,然后把没喝完的水都倒了,空瓶子全部收集起来带离替补席,然后统一扔到场边的垃圾箱。他们是场馆里面参赛队伍里面唯一做到的球队,其他的球队一项都没有做过,有的甚至把要求带回更衣室的替补服装直接扔在替补席上。

好了,差不多就这些吧。
大运会,不管在别人看来怎么样,对于我,我得到的是经历,是感情,是一群朋友……

Posted in 未分类 at 8月 25th, 2011. No Comments.

旅行的意义

曾经,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要在毕业三年内收齐中国移动“欢迎来到XX省”的短信,可是等我开始踏上旅途的时候 CMCC 便不再发这种短信了……

从去年9月开始,我形色匆匆的停留过许多地方,从北到南,从中到西。北京,保定,武汉,深圳,广州,香港,重庆,成都。

也许是小时候压抑久了吧,长大了之后总会有想出去走走看看的冲动,以前的我很喜欢一群人一起出去,现在的我也渐渐习惯了只有我一人的旅途。匆匆到过的城市,很庆幸每去一站都有朋友的接待,让我不至于新到一个城市手足无措。当然,彷徨的时候,我还可以戴上耳机,若无其事的走在大街上,不理会其他人的目光,瞬间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顿时装傻。

我也不明白,这一切真的像书上说的那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么?我很疑惑也很期待。

在第一次去北京的路上,我跟朋友说,一定要玩遍北京所有的景点,可是去了之后,事情瞬息万变,我不过是在那个园子里面待了一周。后来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其实也有过一些抱怨,抱怨交通太拥挤,抱怨人太多,抱怨气候太干燥。可是真正当我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当你讨厌一个地方的时候,你可以离开一下,然后当你再次回来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熟悉的站牌是那样的可爱。有的时候也很奇怪,跑的时候多了,也会想着有个地方可以静下来待一待,可以细细的去品味这座城市的一切。还记得,那次在姚记炒肝那家店,本来看到排队的人很多时候想放弃的,可是为了能够吃到比较地道的北京味,还是硬着头皮排到了,其实刚开始吃炒肝的时候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可是在后来的某一天,突然有想起那个感觉,便又去吃了一次,也许有些东西需要慢慢反刍才能体会。

保定,其实仔细算算,应该算是去过两次,一次是去的保定市区,一次是去的定州,在保定市区,住在同学寝室,很是记得,那天同学为了参加老乡会马不停蹄的从北京敢回,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老乡会,什么叫做老乡见老乡……依然记得那没有吃到的钟楼面包,以及很是想念的驴肉火烧。

武汉,对这个城市,如果说以前还有诸多诸多的不满的话,现在的我只是信了你的邪的喜欢,也许是因为HUST,也许是因为那听着像“泼妇骂街”的武汉话,也许是因为热干面,也许是因为那群可爱的人。记得从北京回来的那天,本想好好在逛逛江汉路,再去户部巷吃一吃糊汤粉,再去光谷的M记吃个甜筒,再去……好多好多的计划,最后只能是计划,很多时候我其实并不像让它变成我中转的驿站,至少我在这座城市度过了最没心没肺四年时光。

深圳,算是我到过最南部的城市了吧,第一次来的时候,其实有一点小小的纠结,随着一切走上所谓的正轨,我也慢慢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习惯了7块钱的公交,习惯了性价比几乎没有的食堂,习惯了那个疑似有美女的个人研究间……深圳,不得不提的就是升群的朋友,其实大家各自调侃说自己是假粉,可是看了他们的收藏,我才知道什么叫真粉。记得三月份第一次去参加徒步的活动,全身都被晒伤的窘境;也记得第一次去Vbar时喝的兑水人头马;更記得哪一個個懶得回去在實驗室度过的一个又一个夜晚。

广州,其实第一次去的就觉得这座城市不错,主要原因是在地铁里面我瞬间就想到了北京,然后在广外只看到了女生,基本没有男生,实在是太恐怖了。在广州的时候,同学带我去吃了一次火锅,我一次见到火锅是用粥做底料的,鱼蛋很不错~还记得在邓留山(貌似在深圳和香港都叫许留山)喝了一次芒果雪蛤,也不错~第二次到广州是去南站坐高铁回家,体验了333km/h的速度,不过很不喜欢深圳到广州南没有直达的动车。。。

香港,去了一天,差不多10个小时,有四个小时在地铁里面,有6个小时在卓越 sasa~ 其实在旺角的时候我有一种在广州的错觉,拥挤的街道,随处可见的小吃店。在维多利亚港和星光大道上面貌似没有留下什么影像,希望下次去补上吧,这座城市我还基本没有了解,等待着8月底或者9月份再去吧~

重庆,给我的感觉还不错,吃的和玩的地方都挺多的。山城,这个名字算是名副其实吧,整个城市算是建在山上,嘉陵江和长江穿越而过,所以市区有很多桥。歌乐山,磁器口,解放碑,洪崖洞……小面很不错,清一色的火锅也很赞。

成都,很巴适的一个城市,成都人给我的感觉是很散漫,很随意,很慢性子。气候很好,夏天温度都不是很高,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在成都其实逛得地方也不多,锦里,武侯祠,宽窄巷子,文殊院,杜甫草堂,这些地方都匆匆扫过。成都吃的地方虽然很多,但是好吃的一半都是苍蝇馆子,我没怎么体会到。徐老八的脆绍面,小名堂的甜水面,都还不错。

旅行,不为行路,只为欣赏沿途的风景,在匆匆走过时,可以沉淀一些东西。

Posted in 四处逛游 at 8月 13th, 2011. 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