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

曾经,我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要在毕业三年内收齐中国移动“欢迎来到XX省”的短信,可是等我开始踏上旅途的时候 CMCC 便不再发这种短信了……

从去年9月开始,我形色匆匆的停留过许多地方,从北到南,从中到西。北京,保定,武汉,深圳,广州,香港,重庆,成都。

也许是小时候压抑久了吧,长大了之后总会有想出去走走看看的冲动,以前的我很喜欢一群人一起出去,现在的我也渐渐习惯了只有我一人的旅途。匆匆到过的城市,很庆幸每去一站都有朋友的接待,让我不至于新到一个城市手足无措。当然,彷徨的时候,我还可以戴上耳机,若无其事的走在大街上,不理会其他人的目光,瞬间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顿时装傻。

我也不明白,这一切真的像书上说的那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么?我很疑惑也很期待。

在第一次去北京的路上,我跟朋友说,一定要玩遍北京所有的景点,可是去了之后,事情瞬息万变,我不过是在那个园子里面待了一周。后来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其实也有过一些抱怨,抱怨交通太拥挤,抱怨人太多,抱怨气候太干燥。可是真正当我离开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当你讨厌一个地方的时候,你可以离开一下,然后当你再次回来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熟悉的站牌是那样的可爱。有的时候也很奇怪,跑的时候多了,也会想着有个地方可以静下来待一待,可以细细的去品味这座城市的一切。还记得,那次在姚记炒肝那家店,本来看到排队的人很多时候想放弃的,可是为了能够吃到比较地道的北京味,还是硬着头皮排到了,其实刚开始吃炒肝的时候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可是在后来的某一天,突然有想起那个感觉,便又去吃了一次,也许有些东西需要慢慢反刍才能体会。

保定,其实仔细算算,应该算是去过两次,一次是去的保定市区,一次是去的定州,在保定市区,住在同学寝室,很是记得,那天同学为了参加老乡会马不停蹄的从北京敢回,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老乡会,什么叫做老乡见老乡……依然记得那没有吃到的钟楼面包,以及很是想念的驴肉火烧。

武汉,对这个城市,如果说以前还有诸多诸多的不满的话,现在的我只是信了你的邪的喜欢,也许是因为HUST,也许是因为那听着像“泼妇骂街”的武汉话,也许是因为热干面,也许是因为那群可爱的人。记得从北京回来的那天,本想好好在逛逛江汉路,再去户部巷吃一吃糊汤粉,再去光谷的M记吃个甜筒,再去……好多好多的计划,最后只能是计划,很多时候我其实并不像让它变成我中转的驿站,至少我在这座城市度过了最没心没肺四年时光。

深圳,算是我到过最南部的城市了吧,第一次来的时候,其实有一点小小的纠结,随着一切走上所谓的正轨,我也慢慢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习惯了7块钱的公交,习惯了性价比几乎没有的食堂,习惯了那个疑似有美女的个人研究间……深圳,不得不提的就是升群的朋友,其实大家各自调侃说自己是假粉,可是看了他们的收藏,我才知道什么叫真粉。记得三月份第一次去参加徒步的活动,全身都被晒伤的窘境;也记得第一次去Vbar时喝的兑水人头马;更記得哪一個個懶得回去在實驗室度过的一个又一个夜晚。

广州,其实第一次去的就觉得这座城市不错,主要原因是在地铁里面我瞬间就想到了北京,然后在广外只看到了女生,基本没有男生,实在是太恐怖了。在广州的时候,同学带我去吃了一次火锅,我一次见到火锅是用粥做底料的,鱼蛋很不错~还记得在邓留山(貌似在深圳和香港都叫许留山)喝了一次芒果雪蛤,也不错~第二次到广州是去南站坐高铁回家,体验了333km/h的速度,不过很不喜欢深圳到广州南没有直达的动车。。。

香港,去了一天,差不多10个小时,有四个小时在地铁里面,有6个小时在卓越 sasa~ 其实在旺角的时候我有一种在广州的错觉,拥挤的街道,随处可见的小吃店。在维多利亚港和星光大道上面貌似没有留下什么影像,希望下次去补上吧,这座城市我还基本没有了解,等待着8月底或者9月份再去吧~

重庆,给我的感觉还不错,吃的和玩的地方都挺多的。山城,这个名字算是名副其实吧,整个城市算是建在山上,嘉陵江和长江穿越而过,所以市区有很多桥。歌乐山,磁器口,解放碑,洪崖洞……小面很不错,清一色的火锅也很赞。

成都,很巴适的一个城市,成都人给我的感觉是很散漫,很随意,很慢性子。气候很好,夏天温度都不是很高,晚上睡觉还要盖被子。在成都其实逛得地方也不多,锦里,武侯祠,宽窄巷子,文殊院,杜甫草堂,这些地方都匆匆扫过。成都吃的地方虽然很多,但是好吃的一半都是苍蝇馆子,我没怎么体会到。徐老八的脆绍面,小名堂的甜水面,都还不错。

旅行,不为行路,只为欣赏沿途的风景,在匆匆走过时,可以沉淀一些东西。

Posted in 四处逛游 at 8月 13th, 2011. 3 Comments.

K556

终于买到了回武汉的火车票,第一次使用了学生证的特权,买了个半价票。从深圳到武汉的火车一共有三次,其中从深圳站出发的两趟走京九线的车票基本上买不到,一趟是直达车Z24,一趟是T96特快车,两个的发车时间和到达时间都差不多,全程12个小时。从深圳西出发的K556次列车走京九线则需要19个小时,而且票价比前两趟车贵30%。

从大学城到深圳西站,现在可能最快的方法就是
公交43路(清华园区—红花岭)——地铁环中线(大学城—宝安中心)——地铁罗宝线(宝安中心—大新)——公交B623(大新村—深圳西站)
全程耗时1h

深圳西站应该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小站,跟深圳整个城市的形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首先是安检系统需要提高,只有一个安检口,速度极慢,至少需要增加一个安检口。其次是里面的环境,跟我见到的很多小站一样,候车厅基本还处于90年代的设计,没有变更过,环境不是很好(可能那天下雨的原因)。

上车之后发现整个车厢的人不是很多,更之前买票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坐的那节车厢,基本只有1/2的上座率,后来到了东莞东站上了一大批人整节车厢就坐满了;而且之前买票时没有卧铺的,上车之后乘务员主动提出有少量卧铺提供,我很困惑的是,为什么不在卖票的时候就把卧铺车票出售,而在火车上面提供。

跟我坐在一起的三个人都是从东莞东站上车的,有两个是辞职回老家工作,有个是孩子升学回家的工厂老板。老板是典型的梨形身材,啤酒肚很大,应该是应酬比较多;他之前说自己这近20年的打工生涯怎么怎么的艰难,现在做了老板也不大容易,招工很困难,订单难做。后来闲聊到了家庭,他的妻子是他以前的同学,从初中开始就是,一直到了高中毕业,后来就在一起了,妻子之前也是跟着自己在外打工,后来孩子大了,读初中,妻子就回老家照顾孩子了,又在感叹自己的妻子为了家庭付出很多;然后孩子现在的状况也不是很好,主要是经常上网。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想跟他说怎么去克服,但当我谈到一些想法的时候,他貌似不怎么能够接受。回想我初中毕业的那会,很喜欢玩一款网络游戏《传奇》,当时几乎是所有的零花钱都用在上面,然后全部的课余时间都在上面,中午放学,晚上放学就立马跑去网吧,然后练级打怪。这种状态基本上持续了大半年,可是后来我不知怎么的就不怎么玩游戏了,到现在对游戏也不是很感冒,真的难以想象以前对于游戏那么痴迷的我,现在对于游戏基本属于排斥的状态。分析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当时家里看的比较紧,然后一起去玩游戏的朋友也不怎么来找我,一个人去玩没啥意思。其次是,我后来对于听歌比较感兴趣,有时间就去音像店淘碟,也没有很多时间去网吧玩游戏。然后,当时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比较好,基本上大家有空就去踢球,打篮球。

我觉得对于上网成瘾的孩子,有以下几点借鉴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的注意力从上网上面转移;
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上网。规定时间,计划。

火车上看完了一本书,徐小平的《图穷对话录》推荐给大家。

Posted in 四处逛游 at 7月 17th, 2011. 4 Comments.